北京基因组所(国家生物信息中心)合作揭示细胞组成及DNA-5羟甲基化修饰可预测高危AML患者对阿扎胞苷联合化疗的治疗响应

  急性髓系白血病(AML)是一种常见的血液系统恶性癌症,其治愈率低、预后较差,5年生存率仅为30-35%, 且AML患者对药物治疗的反应存在高度异质性。部分老年、复发难治的高危AML患者,不适合接受标准剂量的诱导化疗。一项I期临床试验结果表明,利用DNA甲基化酶抑制剂阿扎胞苷(AZA)进行表观干预5天后,再使用高剂量阿糖胞苷联合米托蒽醌(HiDAC-Mito)进行治疗,是一种有效且耐受性良好的治疗方案。这种基于AZA表观干预的联合化疗方案(AZA-HiDAC-Mito疗法)在高危AML患者中的总响应率可达61%。尽管如此,目前还不清楚决定患者对治疗产生响应的分子和细胞层面的机制。

  6月5日,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(国家生物信息中心)韩大力研究组联合美国芝加哥大学何川研究组和Olatoyosi Odenike研究组,在Advanced Science期刊在线发表题为"Cellular Composition and 5hmC Signature Predict the Treatment Response of AML Patients to Azacitidine Combined with Chemotherapy"的研究论文。该研究通过对I期临床试验中接受AZA-HiDAC-Mito治疗的AML患者的骨髓和外周血样本进行RNA-seq和Nano-hmC-Seal测序,绘制了AML病人接受AZA表观干预前后的转录和5hmC表观图谱,解析了患者对AZA联合化疗响应的分子和细胞基础,并筛选出可用于指导临床治疗方案选择的生物标志物。

  研究人员通过对接受治疗前的转录组数据进行分析,发现病人对治疗的响应与多个共表达基因模块相关,其中细胞周期相关转录程序的高表达与治疗响应相关。结合公开的单细胞转录组数据进行反卷积分析,发现AML病人中高表达细胞周期相关转录程序的主要是粒细胞-单核细胞祖细胞样的恶性细胞(GMP-like),其相对丰度可预测对AZA-HiDAC-Mito治疗的响应。相比之下,低表达细胞周期相关基因的造血干细胞样恶性细胞(HSC-like)更有可能在无应答患者中富集。对免疫细胞的反卷积分析则表明,较高的自然杀伤细胞(NK)水平与AZA-HiDAC-Mito疗法的响应相关。通过比较AZA表观干预前后的转录谱,发现AZA处理诱导上调了与NK细胞毒性相关的基因表达,表明AZA表观干预可能激活了NK细胞对恶性细胞进行杀伤。研究人员通过结合公共的AML治疗数据,进一步验证了NK细胞的水平与AZA治疗疗效之间的关系。

  此外,在表观层面上,AZA处理5天后部分基因的DNA 5hmC修饰水平发生了显著变化。接受高剂量AZA处理的病人,其基因组全局的5hmC修饰变化更为剧烈,呈现出对AZA剂量的依赖性。有趣的是,AZA表观干预前后5hmC改变越明显,则患者的预后越好。这表明,在未来也许能将AZA表观干预过程中的5hmC动态变化作为一种监测治疗响应进程的手段。最后,通过使用XGBoost机器学习算法,研究人员建立了预测模型,筛选出11个基因的DNA 5hmC修饰作为生物标志物,可用于精准预测接受AZA-HiDAC-Mito疗法的AML患者的治疗效果。综上所述,本研究阐释了AML的治疗响应机制,并建立了可用于指导临床治疗方案选择的预测模型,筛选出有效的DNA 5hmC生物标志物,为AML治疗和耐药机制提供了理论基础。

  该研究由中美两国多家单位合作完成,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(国家生物信息中心)韩大力研究员,美国芝加哥大学何川教授和芝加哥大学医学中心Olatoyosi Odenike教授为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。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(国家生物信息中心)博士生梁广豪、王琳琛,以及何川团队游乾承博士和Olatoyosi Odenike团队的Kirk E. Cahill博士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。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、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项目等基金资助。

细胞组分及5hmC特征预测AML病人对阿扎胞苷联合化疗的响应

  论文链接

附件下载: